Search

▌劇變之下,你/ 妳還好嗎?


距疫情升溫已有一週的時間,在正文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▌劇變之下,你/ 妳還好嗎?


距疫情升溫已有一週的時間,在正文開始之前,想知道大家過得還好嗎?過去這一個禮拜讓我想起去年三月疫情在世界開始延燒的那段時間,手上的拍攝案都陸續暫停或改期,一切戛然而止。


也因為有之前的經驗,知道要恢復到之前的生活型態需要一段時間。所以也把握待在家的時間,陸續做了一些工作與生活上的調整與規劃。


其實去年我有思考過,在疫情剛爆發的時候,繼續分享旅行相關的內容是否合適,後來我也暫停與拉長發文的頻率。但這次我想,在新聞、網路每天皆充斥今日又新增多少確診案例、糾舉何處防疫不力、對於防疫方式、甚至於為確診數計算方式而爭辯的現下,或許照常刊出文章,能夠為嚴肅緊繃的防疫生活帶來一點正常生活的調劑外,也能為因防疫而待在家中的人帶來些許的陪伴感。


當然足不出戶不免還是會悶的,我的應對方式是當成整理與成長自己的機會。在家除了工作外,也增加了學習的時間。其實不知是因為接觸到很多新的思考面向,還是在家步調慢,心比較能平靜專注地反芻一些想法,反而多了許多靈感。期待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可以做出新的嘗試,然後用更好的自己迎接疫情後的新世界。


▌濁水溪與西螺大橋|久旱的紋路


前陣子因久旱無雨,濁水溪河床也因河水枯竭而出現令人讚嘆的幾何圖形,有點神似冰島高地、阿拉斯加的河流,讓我很是驚艷。為了趕在降雨到來前紀錄這幅景色,我特意從台北開車下來拍攝。


▌西螺大橋|連結台灣近代史的美麗橋樑


西螺大橋始建於日治時期,但後來因為二戰造成的鋼材短缺,只有完成橋墩。戰後在美援的幫助下,才順利購得鋼材開始建造,最終在1952年底完工,1953年初通車。當時西螺大橋是僅次美國舊金山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,橋長1939公尺,更是遠東第一。因為西螺大橋是由台、美、日三國共同建造,所以通車典禮台、美、日皆有派出政府代表出席,足見西螺大橋的重要性。


在我印象之中,我只有來過雲林一次,而且只有在北港朝天宮一帶。因此雖然西螺大橋也是雲林著名的名勝,但我始終只有看過網路上的照片,沒有實際造訪。這次要來拍攝濁水溪,剛好可以從彰化端走西螺大橋至雲林端的拍攝點。對於終於能夠從這座著名大橋上駛過,讓我很是期待。


以現在公路橋樑的標準來說,西螺大橋的寬度其實不寬,加上三側高聳的紅色鋼樑包圍,行駛期間其實有種隧道感。但或許因為這樣在現代公路少有的體驗,反而莫名有種古意,也有種穿梭時空的感覺。喜歡探索歷史建築的人,也許也會像我一樣臉上掛著笑意吧!


▌小巧迷人的西螺老街


拍攝完濁水溪與西螺大橋後,距離日落還有近一小時的時間。我便決定到鄰近的西螺老街(延平路老街)走走。 西螺老街建立於1930年代,長度其實不長,但兩側有相當典型日治後期街屋建築,有著介於古典與現代之間的裝飾風格。但特別吸引我注意的,是這裡有為數眾多的醬油店與觀光工廠。


因為是臨時到訪,所以不太知道背後的緣由。回家後一查,才知道西螺的水質、溫度與溼度特別適合釀造醬油,除了有百年以上的醬油釀造歷史外,也有自己的獨特風味。除了醬油外,西螺也以產米聞名,因此也有許多與米相關的美食。但也許因為我來的時間是平日的傍晚,老街上幾乎所有店家都沒有開門營業,甚是可惜,只能留待下次再訪。


--
本文西螺照片攝於2021年5月6日
--

更多攝影作品請參考Instagram: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wilhelmchangphotography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